close

人是群居動物,需要在團體中生活,在團體中藉由群體的互動彼此學習互相成長。在這當中,更需要同群間的互助與情感交流,當自己可以融入群體,又能和眾人相處得宜時,不但能從中獲得支持的力量,也會學習如何將收到的愛,發送出去給需要的人。

 

在這一來一往間,成就了愛的氛圍,滿足了對愛的信任。

 

但是如果心中支持的力量開始慢慢瓦解,在價值觀模糊的情況下,對自己的批評也無形中跟著慢慢發酵。等到有一天這些發酵累積的情緒,滿到自己都無法負荷時,身體的反應就跟著一股腦的走樣了。

 

本來是開朗有趣的人,變得多愁善感;本來是笑口常開的人,變得淚珠兒隨時都能滴下的脆弱;

本來是充滿活力幹勁的人,變得事事與他無關,最好世界能無聲無息的帶著他消失;

本來是自信心十足的人,會自怨自艾的發現原來自己是無用之人,對身邊的人充滿愧疚及道歉,深怕自己的存在毀了身邊人的幸福。這樣的情緒反應多多少少存在你我之間吧?

 

如果有,那就要小心了,現代文明病的憂鬱症正在侵襲著你。

 

有憂鬱現象的人,一般會將受傷情境反覆記憶,像小時候要考試前一般的不斷複習,對於受傷過程不但深怕遺忘,還會將當中情緒無限上綱,並沉浸在其中而不自知。

 

這時身邊如果沒有人陪伴,沒有人當傾聽者,自問自答的危險,會將自己帶入更嚴重的焦慮。會哭會鬧還好,如果不哭也不鬧全部憋在心中,情緒低落不說、莫名哭泣不說、無法睡覺的亢奮、無法正常說話的失常、心臟不正常的跳動等等,將全面性的引發身體狀況,

 

這時醫生宣判的憂鬱症、躁鬱症、焦慮症、甚至精神分裂症的病名,更像貼了標籤似的如影隨形了。

 

每個人都會有來自四面八方的壓力,找到自己可以紓解的方式很重要,找到內在支持的力量更為要緊。

 

當我們可以平靜的跳脫情境看待自己時,恭喜你已學會如何愛自己。有壓力、有憂鬱現象不丟臉,要懂得尋求正面能量人的協助,或傾聽、或談心、或玩耍、或陪伴都是很好的目標轉移。

 

試著當第三人稱書寫,試著當別人的事談論,在說出來的過程中,會發現其實自己就可以療癒自己了。

 

作者:陰家愈

歡迎轉分享

請尊重原創,請勿擅自複製

攝影:Bruce Tseng

攝影地點:宜蘭冬山河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陰姊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